7/31/2008

白面白鶺鴒(White Wagtail)

 20071215009_thumb1
2007.12.15 布洛灣,疾走中的白面白鶺鴒 

 白面白鶺鴒(2008-01-31礁溪佛光大學)0176
2008.1.31 礁溪林美 佛光大學,把領巾圍好。用餐:準備好了!! 

白面白鶺鴒是ㄧ年四季都可以在台灣見到的鳥種。鶺鴒這ㄧ類的鳥喜歡在靠近水邊的開閣草地或馬路上遊蕩,行進時常常是快步走走停停,還不時地上上下下擺動長長的尾巴,遠遠的就可以見到牠們搖晃的動作了,而如果很明顯的發現黑白的對比色,那就是白鶺鴒了。
鶺鴒科鳥類在飛行的時候,喜歡在振翅之後略作休息,等身體下降到某一個程度時再繼續鼓翼,使身體上升。這種收翅和鼓翼交替運用之下,便形成了像波浪般的飛行路線。

白面白鶺鴒是白鶺鴒類三種亞種中的其中一種:
1.白面白鶺鴒,臉頰白淨,喉部至胸前都是黑色。
2.白鶺鴒,眼睛有著細黑色的過眼線,上胸僅有一小塊黑色。
3.黑眼線白鶺鴒,同樣也是帶著黑眼線,不過喉部至上胸前都是黑色,類似白面白鶺鴒。

白鶺鴒和黑眼線白鶺鴒都是來台灣渡冬的冬候鳥。

白面白鶺鴒的基礎資料如下,參考自<台灣鳥類全圖鑑>、<台灣野鳥圖鑑>

[型態特徵]
繁殖羽:頭頂至背部黑色,面部全白色。翼黑色,有明顯白斑。喉及前胸黑色,腹面白色,腳黑色。

非繁殖羽:頭頂至背部灰色,其餘部份皆相同。

[生態習性]
常迅速在地面快跑,並啄食地上昆蟲。放慢腳步或停立時,會不斷上下擺動尾巴。飛行時呈波浪形,並會發出有節奏的"嘰嘰嘰、嘰嘰、嘰嘰嘰"鳴叫。

[棲地分布]
分布於歐、亞、非三洲,在台灣廣泛見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

7/21/2008

紅鳩(Red Turtle Dove)

紅鳩(2008-07-21壽豐山邊路)0833

紅鳩(2008-07-21壽豐山邊路)0837 紅鳩(2008-07-21壽豐山邊路)0845

 

[型態特徵]
體長23公分,鳩鴿科中體型最小的鳥。嘴、腳黑褐色;初級飛羽,尾羽黑色,尾末白色,
公鳥:頭部、上頸灰色,體背、胸腹紅褐色。後頸有明顯黑頸環;
雌鳥:大致似公鳥,但後頸黑環外緣白色,背部及肩羽褐色較濃,腹面羽色較淡。

[生態習性]
常成群活動於地面覓食,起飛時猛力拍翅,直線飛行。叫聲為低沈之「咕、咕─」聲。台灣普遍之留鳥。

[棲地環境]
普遍分布於大陸華中、華南、中南半島、台灣。在台灣普遍棲息於低海拔、平地、山坡地。

蒼鷺(Grey Heron)

001

蒼鷺的體型高大,雖然他的警戒距離也很遠,但是讓這樣的大體型的鳥入鏡還不太困難。加上每年冬季,台灣各地的溼地、溪口、海邊都可見到蒼鷺的身影,所以能拍攝的機會非常多。左圖是在2006年冬季花蓮南華山邊的養殖魚池邊拍攝。

鼠灰色的翅膀,外覆羽灰黑色,頸下的脖子靠腹面ㄧ側有不規則的黑色條狀斑紋。特徵並不難辨識,倒是在這麼多的蒼鷺中,每一隻的頸下黑色條紋還真的都有著差異,這就好像海洋科學家發現,沒有一隻瓶鼻海豚背部上的白色條紋與其他的相同,科學家還因此透過背部建立了海豚的圖片索引檔,有點像是警局中的犯人指紋比對系統ㄧ樣。

 

 

 

 

 

雖然說靜止不動的蒼鷺不難拍,但若要快速追拍,除非天氣好用手持,或者是採用Wimberley的擺動式雲台,不然難度頗高。Wimberley是國外自然攝影師最推薦的雲台,但是W 的雲台在台灣少見之外,其售價頗高,而且國人採用的意願不高,一般咸信其晃動度過高。雖然目前沒有這樣的設備供應,但是在天氣好的狀況下,只要有一隻肌肉紮實的單腳架,ㄧ樣可以快速追蹤目標。如果有看體育比賽的朋友ㄧ定都知道,鏡頭帶到記者拍攝區時,ㄧ長排的Canon 600/4.0 IS全部排排站在單腳架上。單腳架在此時就可以發揮出迅速輕便的優點。

0022

大多數的山鳥輕聲細語的嘰嘰叫,而多數水禽則是嘎嘎嗚啦啦的吵雜,蒼鷺也不例外。 "刮----- 刮----"叫的蒼鷺,尤其喜歡在飛行時,而在打鬥時,哇,坦白講那個叫聲的確不太好聽,有點像是破鑼嗓子。不過,那種飛行時的姿態,倒是很美妙,降落時利用翅膀轉向的阻風減速、雙腳像前伸直準備著陸,真是太動人了。

 

003左邊這張圖片的動作,頗類似丹頂鶴的求偶舞,但其實不然。這是地盤領域爭奪之戰時,兩隻蒼鷺跳躍起來用翅膀互相鼓動拍打的招數,這段打鬥為時不長,只花了10秒左右,面對我的那隻蒼鷺,敗後隨即向後方飛行。

 

 

 

 

 

 

 

 

 

 

 

[型態特徵]
嘴及腳為黃褐色。頭白色,兩側有黑色飾羽。頸部長,灰白色,前頸有數條黑色縱線。背部有淡灰色飾羽。覆羽鼠灰色,於飛行時與黑色飛羽對比非常醒目。

[生態習性]
冬候鳥,冬季時由高緯度地區南渡至低緯度地區渡冬。於飛行時發出音階較高似「刮、刮」之聲。

[棲地環境]
廣泛出現於西伯利亞、中國大陸、中南半島、日本、台灣及至中南半島。通常出現於鹽田、沼澤、河口、沙洲地帶。常混於大白鷺群中。

7/07/2008

粉紅鸚嘴(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

粉紅鸚嘴(2008-06-30宜蘭東港)0218

[形態特徵]
小型鳥類。翼長4~5cm,頭部一致為葡萄紅色,體背面包括雙翼和尾羽欖褐色,而帶紅色,腹面淡紫紅色,略帶黃色。嘴褐色,腳灰紅色。嘴有張又短又鈍、略為下鉤的喙,就像鸚鵡嘴巴一樣,故名鸚嘴。

[生態習性]
群居性。普遍的分佈於平地至中海拔地區,常出現在開墾地附近的雜草、灌木叢。在非繁殖季時經常聚集成數十隻的大群,在灌叢間、樹林的邊緣跳動著尋找食物。食性極廣,由草籽、果實、花到昆蟲都吃,從不挑剔。
繁殖期為4~6月,牠築巢於離地面約1~2m的濃密草叢、竹叢、灌木叢中,築巢的材料常用芒草葉、竹葉、紡織娘絲等。

[棲地環境] 
粉紅鸚嘴棲於海拔2200公尺以下,林內底層之灌木叢,河邊之葦草叢及竹林裡,在非繁殖期粉紅鸚嘴長三、五十隻群體在灌木叢間活動。

台灣小鶯(Strong-footed Bush Warbler, Mountain Bush Warble)

DSC_0070-1

[型態特徵]
全長約14公分。雌鳥與雄鳥同色,且富於保護色,掩飾良好。背面暗褐色,胸腹則較淡,有不是很明顯的黑褐色過眼線,眉斑黃白色,但亦不甚明顯。

[生態習性]
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單獨或成對活動,喜歡在開闊草原或向陽之林緣地帶活動,往往隱身於濃密灌叢之中,非常不易見著。鳴聲清晰易辨,聲音如「你──回去」或「你──回不回去」,十分悅耳,其聲音是辨識上的重要特徵。以昆蟲、野果、雜草種籽等為食。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亞種。本種有5~6亞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印度、中國西南部和婆羅州等。在台灣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為區域性普遍的留鳥。冬季時甚至會降至平地,在我居住的花蓮的房舍對面,每年春初都有一隻小鶯大清早就在蓮霧樹叢裡打鑽,一直叫著「你──回去」。

爪哇八哥(White-vented Myna)

泰國八哥(2007-02-12花蓮台11丙)0042

爪哇八哥就是俗稱的"泰國八哥",也有很多人叫他"白尾八哥"。在新版的台灣鳥類全圖鑑中,則是定名為爪哇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由名可知,這是種外來鳥,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爪哇、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因為人為引進飼養而來到台灣,再經由人為的放生或是意外逸出而到野外,我常常在公路上看到成群的出現,像台九線新城至太魯閣段就非常多,而且牠們特別喜歡站在路燈上,好像在算車流量。

[型態特徵]
全身黑色額部羽毛豎成羽冠。嘴鮮黃色。翅膀下有兩枚白斑,尾下覆羽和偉與末端為白色。

[生態習性]
群居性,也常混在別種八哥之中,在草地間覓食,雜食性,會採食昆蟲及果實,也會吃腐敗食物。

[棲地分布]
原分布於爪哇、巴里島。臺灣20年前為普遍寵物飼養鳥種,但目前相當普遍分布於低海拔農耕地及都市環境之中。

7/06/2008

山麻雀(Russet Sparrow)

山麻雀(2008-06-30宜蘭東港)0178 山麻雀(2008-06-30宜蘭東港)0167

山麻雀(2008-06-30宜蘭東港)0172

麻雀(Tree sparrow)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留鳥,不管是在都市還是鄉村,或是稻穀收割之際,幾乎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就連花蓮住家對面,都至少有50隻左右的穩定族群,二哥二嫂來花蓮時,還甚至對為數眾多高掛樹隻的麻雀下了「噁心」的評語。
然而,在台灣,麻雀還有一種血緣相近的親戚----「山麻雀」,能看過的人可就少得多了!08'年有幸看到,還真是大感意外,直到現在,我都還在會懷疑,這真的是山麻雀嗎!!
外型上,山麻雀的大小及顏色大致都和麻雀非常近似。但牠們與麻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雌、雄間體色的差異甚大:雄鳥的外觀類似麻雀,但沒有像麻雀的黑色頰斑,且體色較偏紅棕色,與麻雀棕褐色的體色有別;而雌則為全身灰褐色,除了有兩條淡黃色的眉班之外,在背部尚有一些淡黃色的縱紋。
顧名思義,山麻雀主要出現在山區,偶爾可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的村落、果園或農墾地發現他們。他們的食物和麻雀相似,也是以植物種子、榖類和昆蟲為主;但在習性上,卻不喜歡過於嘈雜熱鬧的環境,平時都是單獨或僅僅成對活動,在入秋繁殖期結束後才會結為較大的群體一起覓食。

山麻雀的樸素以至於難能引起一般人的注意,即便是台灣賞鳥人口激增,但看到的紀錄仍貧。據估計,目前全台山麻雀的數量約是在600~1,000隻不等。而研究者甚少,目前可搜尋到的僅李培芬教授及其學生盧冠安君的碩士論文以及發表於特有生物中心季刊的一篇一篇專文,請點選以下連結參考

山麻雀在台灣本島的分布情況及生態簡介~~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natshow.cfm?IDNo=1003


台灣山麻雀的分布模式和棲地選擇
http://ecology.lifescience.ntu.edu.tw/seminar/master_poster/R91225024-%E7%9B%A7%E5%86%A0%E5%AE%89-2004.ppt

 

[形態特徵]
體長14cm。雄、雌鳥羽色差異大。頭鳥頭頂及上身為黃褐色或紅褐色,背部具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汙白。雌鳥色淡樸素,具深色的寬眼紋及黃白色的眉線。

[生態習性]
小群出現於中低海拔之闊葉林或耕地灌木叢。

[棲地環境]
廣泛分布於亞洲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藏高原東部及華中、華南和華東一帶,台灣亦有,但數量很少。

黑長尾雉(帝雉)(Mikado pheasant)

帝雉(2008-07-02翠峰林道)0202

行走在清晨的翠峰湖步道上,霧已散去天亮了,金紅色的陽光從右前方穿過柳杉造林地照射下來,刺眼。我正在欣賞樹林中的光影之際,一隻雄的帝雉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從眼前穿過,快得甚至來不及觸動快門鍵對焦,他就消失在左手邊的造林地裡,留下錯愕傻在原地的我。

很不甘心的在原地等候,但就是沒再出現,出發前又不放心的環視了周圍,一樣地寧靜。續往前走,不到100m,有那種feel,感覺又有帝雉要出現了,果真,就又是那麼無聲無息了來了一隻。

我想,我們都各自嚇了一跳;差別的是,我很緊張深怕錯失了它而激動的對焦著;而牠總是那麼從容不迫地以王者姿態昂首離開。

以下資料引用自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形態特徵]
雄、雌鳥除了腳部皆為綠褐色,眼周圍裸露的皮膚暗血紅色之外,兩者在體型及羽色上差異頗大。
雄鳥:全長 72~ 87cm,翼長 21.5~ 23cm,尾長 52~ 60cm,全身大致深藍黑色而有光澤,背以下各羽有藍色羽緣,翅膀有一條白色翼帶,次級飛羽末端白色;尾羽甚長,有白色橫紋;胸、腹部在適當的光線下,羽緣會閃光而呈現魚鱗狀寶藍斑紋。
雌鳥:體型較小,全長 46~ 52cm, 翼長 18.5~ 21.5cm,尾長17~ 21cm。全身大致為橄欖褐色帶有淺色縱斑;飛羽黑褐色,有橙褐色橫斑;尾羽栗色,有明顯之黑色橫斑;胸、腹部有黑色斑點及白色箭頭形斑紋。

[生態習性]
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及箭竹林草原中,由與此處為台灣之霧林帶,所以又有人稱他為"霧林中的王者"。性隱密、機警、寧靜,常於雨後或晨昏時分沿著小徑或林緣地帶覓食,遇干擾時,緩緩躲入草叢中,較少驚飛;領域性強,常單獨行動。習慣邊走邊覓食,食性極廣,包含木本、草本植物之嫩芽、果實、種子及昆蟲和蚯蚓等。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 種。分布侷限於高山,自北部之拉拉山至南部大武山,而以中央山脈之中、高海拔山區較多。

[面臨問題]
獵捕壓力。

7/04/2008

彩鷸(Painted Snipe)

彩鷸(2008-06-29礁溪)0036

彩鷸(2008-06-29礁溪)0066

彩鷸(2008-07-01宜蘭員山)0103

在野生動物的世界裡,多數物種是雄性動物比較艷麗、強壯,而雌性動物則是比較樸素。雄性動物需要強壯的外型、艷麗的羽色、跳舞技巧比較好、鳴叫聲比較好聽或是頂上的角比較堅固,這是為了像雌性動物證明他是強者而與之交配生下生存能力強的後代;而雌性動物的樸素不起眼,則可在育雛時降低被天敵注意而威脅生命。

但是在彩鷸的世界裡卻是採取逆向操作的方式。
1.母的艷麗,公的樸素。
2.一妻多夫。
3.雄鳥育雛

以下資料參考自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形態特徵]
全長約25 cm,翼長 11~ 15cm。嘴略長而先端下彎,赤褐色,基部黃綠色;腳鉛灰色;體型肥胖,胸側沿肩部至背側有一白色寬橫帶,背兩側有黃色縱線;身體下方白色,尾甚短。雌雄鳥羽色差異大,雌鳥體羽色比雄鳥艷麗 。
雄鳥 眼周圍至眼後方黃色;頭綠褐色,中央線黃色;喉部白色,頰、頸部至上胸灰褐色;背部橄褐色,有白色、黑褐色相間的橫紋;翼有黃色圓形斑。
雌鳥:眼周圍至眼後方白色;頰至上胸暗褐色,下胸赤褐色,胸側之白色橫帶較窄;體背面橄灰色,帶有暗綠色光澤及細密之黑色橫紋。 

[生態習性]
彩鷸生性隱密,多於晨昏及夜間活動;受驚擾時,常蹲伏於草叢中不動。以以蚯蚓、昆蟲和其幼蟲、小貝類、小螺,以及植物種籽等為食。繁殖期為4~ 7月,會發出像是「咯、咯、咯」的聲音;築巢於濕地中較隆起部位的草地上 。

[棲地分布]
台灣為尚稱普遍之夏候鳥及部分留鳥,主要棲息低海拔稻田、河畔、池塘等濕地。廣泛分布於非洲、澳洲和亞洲各地。

[面臨問題]
築巢地點常遭天敵及人為破壞,在農地活動常因誤陷防鳥網而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