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鳥(伯勞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鳥(伯勞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4/28/2009

灰頭紅尾伯勞(Brown Shrike)

紅尾伯勞(2009-01-18壽豐養殖區)6478
2009.1.18 壽豐養殖區遊客中心

紅尾伯勞(2008-10-11楓林步道)7288 紅尾伯勞(2008-10-11楓林步道)7291 
2008.12.10 楓林步道

灰頭紅尾伯勞9241 
灰頭紅尾伯勞9243
2009.4.27 農校校園

[形態特徵]
體長18-20cm。體型碩長,頭部寬大,具黑色且粗大的過眼線,嘴尖略呈鉤狀。背面大致灰褐色。翼及尾暗褐色略帶紅褐色,腹部黃白色。牠的翼略帶黑褐色,眉白色,黑色過眼線。

[生態習性]
秋天由臺灣過境或到臺灣過冬的候鳥。領域性強,皆單獨行動,常停棲於高突之點(如樹枝頭)搜尋獵物,當牠抓到較大的獵物無法一口吞下時,會將獵物插在尖銳處或夾在枝枒之間,將食物固定後再分解獵物食用。叫聲為粗啞重覆之「嘎、嘎....」。 

[棲地環境]
常出現於平地之農作地、空曠地帶

[面臨危機]
人為捕捉。

3/09/2009

棕背伯勞(Black-headed Shrike)

棕背伯勞(2008-10-25七星潭)1400
2008.10.25 花蓮七星潭

[型態特徵]
體長約25公分。棕頭頂到上背為灰色,肩羽、下背至尾上覆羽為橙褐色。喉和腹白色,嘴黑色且粗短而向下鉤,過眼線寬黑且明顯。雙翼黑色,飛行時可看到明顯的白斑塊。

[生態習性]
台灣特有亞種,為普遍的留鳥,亦分布於在中國之西藏南部、雲南、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甘肅、陜西以及海南島;在東南亞,中南半島、菲律賓、婆羅州,南達新幾內亞等地。也是肉食性的動物,以昆蟲、青蛙、蜥蜴以及老鼠之類的小動物為主食,有時甚至會捕捉綠繡眼之類的小鳥;發現獵物時會迅速俯衝捕捉然後飛回原處啄食,咬食獵物時會先將獵物插在樹枝或鐵絲後,慢慢撕裂食物。

[棲地環境]
棕背伯勞的活動範圍大都在人們的附近,平地的開闊樹林、農耕地或草原都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影。甚至連人們居家附近的屋頂、電桿及天線上都可以見到。

1/29/2009

灰頭紅尾伯勞(Brown Shrike)

紅尾伯勞(2009-01-18壽豐養殖區)6478
2009.1.18 壽豐養殖區遊客中心

紅尾伯勞(2008-10-11楓林步道)7288

紅尾伯勞(2008-10-11楓林步道)7291 
2008.12.10 楓林步道

[形態特徵]
體長18-20cm。體型碩長,頭部寬大,具黑色且粗大的過眼線,嘴尖略呈鉤狀。背面大致灰褐色。翼及尾暗褐色略帶紅褐色,腹部黃白色。牠的翼略帶黑褐色,眉白色,黑色過眼線。

[生態習性]
秋天由臺灣過境或到臺灣過冬的候鳥。領域性強,皆單獨行動,常停棲於高突之點(如樹枝頭)搜尋獵物,當牠抓到較大的獵物無法一口吞下時,會將獵物插在尖銳處或夾在枝枒之間,將食物固定後再分解獵物食用。叫聲為粗啞重覆之「嘎、嘎....」。 

[棲地環境]
常出現於平地之農作地、空曠地帶

[面臨危機]
人為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