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鳥(鶯亞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鳥(鶯亞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10/23/2011

極北柳鶯(Arctic Willow Warbler)

極北柳鶯2009-11-29宜蘭市 (7)2009.11.29 宜蘭市陳氏祠堂 極北柳鶯96102011.10.15棲蘭森林遊樂區

[型態特徵]
體長 12cm,小型鳥。體上部為橄欖綠色,具明顯的黄白色長眉,眼先及過眼紋近黑。。腹部黃白色,翼部有不明顯淡色翼帶。

[生態習性]
冬季過境臺灣。夏季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等地區北極圈內繁殖,冬季南遷至中國南方、東南亞、菲律賓及印尼。冬季移棲台灣及南洋群島。常單獨或三、兩隻在樹上層枝椏間跳躍活動,或與其他小型鳥種混居、性極活潑、常快速移動棲息位置,發出輕細短促之「滋、滋」聲。 常與綠繡眼混棲。
[棲地環境]
全島平地至中低海拔山區的樹林附近動覓食。

6/16/2011

遠東樹鶯(Manchurian Bush Warbler)

遠東樹鶯F8511 2011.1.31 野柳

[形態特徵]
體長約16cm。頭頂偏紅,背面大致為褐色,尾羽褐色略帶紅褐色。眉斑污白色,過眼線黑褐色。腹面淡黃褐色。

[生態習性]
普遍冬候鳥,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東三省、朝鮮等地方,每年九月來臨,次年四月北歸。通常單獨出現於中、低海拔之林緣、草叢中。性機警,常隱身於密灌叢中。鳴聲清脆婉轉,以昆蟲為食。

[棲地環境]
主要棲息於草叢、灌木叢、樹林等地帶。

1/14/2010

火冠戴菊鳥(Formosan Firecrest)

火冠戴菊鳥(2010-01-04阿里山)8951火冠戴菊鳥(2010-01-04阿里山)9091
火冠戴菊鳥(2010-01-04阿里山)9099
火冠戴菊鳥(2010-01-04阿里山沼平公園)9605
2010.1.4 阿里山

年初的新婚之旅,在阿里山的最大收穫就是看到火冠戴菊鳥。清晨的沼平公園裡,不時傳來厶..厶..的鳥鳴聲,幾隻小巧的鳥兒夾雜在青背山雀以及煤山雀陣容裡,在枝頭上跳躍覓食著。這群像是畫著煙燻裝的火冠戴菊站在公園裡的松樹或雲杉枝條啄食著樹皮上的苔蘚碎屑,非常的可愛。

 

以下資料參考自特生中心網頁

[形態特徵]
全長約9cm,翼長約 5cm。
雄鳥:嘴黑色;腳黃褐色;眼周圍黑色外緣及後上方白色;顎線黑色;頭上中央橙紅色, 兩側及額黑色;頸側、後頸鼠灰色;背部大致為橄綠色,腰黃色,中、大覆羽黑色,有白色翼帶,尾羽褐色;上腹部污白色,下腹部黃色,腹部中央白色。
雌鳥:羽色大致似雄鳥,但頭上中央黃色

[生態習性]
冠菊戴鳥對於樹種之選擇相當嚴格,大都選擇在針葉樹上覓食;性活潑,喜愛與煤山雀及茶腹鳲共棲,亦會與其他山雀及小型鳥種混群,常於樹冠層之外緣活動,沿著枝葉間啄食昆蟲,亦會定點鼓翼;會發出似「嘶- 嘶-」的鳴聲。築巢於針葉樹之枝條上。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種。棲息於海拔2,200~3,700m的高山針葉林之中、上層,冬季會降棲至較低海拔山區。

[面臨問題]
族群幾乎侷限在山區的針葉林中,因地形、氣候及林地的區塊分布,可能使各族群棲地間形成隔離。

7/07/2008

台灣小鶯(Strong-footed Bush Warbler, Mountain Bush Warble)

DSC_0070-1

[型態特徵]
全長約14公分。雌鳥與雄鳥同色,且富於保護色,掩飾良好。背面暗褐色,胸腹則較淡,有不是很明顯的黑褐色過眼線,眉斑黃白色,但亦不甚明顯。

[生態習性]
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單獨或成對活動,喜歡在開闊草原或向陽之林緣地帶活動,往往隱身於濃密灌叢之中,非常不易見著。鳴聲清晰易辨,聲音如「你──回去」或「你──回不回去」,十分悅耳,其聲音是辨識上的重要特徵。以昆蟲、野果、雜草種籽等為食。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亞種。本種有5~6亞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印度、中國西南部和婆羅州等。在台灣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為區域性普遍的留鳥。冬季時甚至會降至平地,在我居住的花蓮的房舍對面,每年春初都有一隻小鶯大清早就在蓮霧樹叢裡打鑽,一直叫著「你──回去」。

3/26/2008

褐頭鷦鶯

_DSC0023

_DSC00242 

        在低海拔的草叢中常常可以聽到細細微的「滴…滴…」的單音調鳥叫聲,然後看到鳥兒在草叢上忽上忽下的跳來跳去,用著他細長有利的鳥仔腳抓著草梗表演著高難度的體操吊環動作,哇,這雙腳真不是蓋的。哈,這是褐頭鷦鶯啦。
        褐頭鷦鶯,體長約14cm,尾巴通常只比身長短一些些,而褐頭鷦鶯那就是接近於身長了。褐頭鷦鶯頭頂褐色,背部大都為暗褐色,腹及尾部覆羽則較接近污黃色,尾羽黃褐色,有不明之橫斑紋。臉至喉部污白色,眼先暗灰色有細條白眉斑,嘴全年黑色,腳為橙黃色。

        這次是開車回台北時,在南澳的朝陽步道下拍的。當時邊開著車邊環繞著山腳下的濕地及荒野地,就看到這隻褐頭鷦鶯就在窗外蹦蹦跳跳的,隨手拿起相機就直接在駕駛座向外頭拍去。車內拍攝的好處就是,鳥類如果ㄧ開始沒有被車子嚇跑的話,大概就很OK了。在車內拍攝不但可以擋風遮雨,對部分鳥類來說,看到車子似乎比看到人類還安全,所以車內拍攝一般還算蠻容易的。

裝備使用心得

本次拍攝裝備如下:

  • Nikon D80 + Nikon 300/f4 AF +車內手持

褐頭鷦鶯(田埔2007-04-13)0008

攝於田埔貯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