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可以把時間拉回到1984年夏天,那應該是我第一次看到台灣藍鵲,當時正值暑期校外實習,地點是在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的扇平工作站。每天早上都可聽到藍鵲就在窗外大聲鳴叫,已經到了干擾睡覺的程度。當時,賞鳥、拍鳥風氣也非今日那麼盛行,台灣藍鵲還是ㄧ種少有人知鳥類,我記得還是多年以後,民間的鳥類攝影家劉燕明先生拍攝名為"藍鵲飛過"的保育紀錄片,藍鵲更因而聲名大噪。
後來,民眾對於自然生態的關心程度提升後,報上也有刊出來藍鵲的新聞,而且是在我家附近。當時說到,保育類的台灣藍鵲疑因尾巴過長觸碰到電線而遭電擊死亡,案發地點應該是在台北內湖金龍寺附近的山區。
最近,台灣藍鵲更為普遍,甚至也有新聞報導台灣藍鵲為了護幼而對過往民眾有攻擊行為產生。農委會也有意將台灣藍鵲從保育類II级下修為保育類III级。從好的方向去想,自然生態的保護與保育的教育已漸漸入國人心中。
但是也有令人心痛的新聞指出,中部地區鳥友輪流看護照顧的野生台灣藍鵲雛鳥,在即將長大之際,遭劣徒折斷樹枝竊走。這樣的消息,也要各位愛鳥的人士注意,在刊登賞鳥資料時,不要太過詳細的說出鳥點位置。
這次拍攝是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進行,也是我第一次和ㄧ群鳥友拍攝,這種感覺,有點興奮,但也像鳥友Eric描述的ㄧ樣,因為拍攝的人多,所以難免會有取景卡位的摩擦產生。
以下藍鵲的資料引用自行政院生態保育網
[形態特徵]
體長約64~65公分,翼長18~21公分,尾長約40公分。頭頸黑色,其餘部分為寶藍色。下腹羽色較淡;飛羽末端有白斑,尾上覆羽末端為黑色;尾羽頗長,末端為白色,除中央兩根外,其餘各羽中段為黑色。嘴角鮮紅,眼睛虹彩為黃色。尾羽長度佔身長一半以上,為羽色艷麗的鳥類,尾羽中央兩根最長。
[生態習性]
為雜食性鳥類,主要以植物之果實為食,木瓜是牠的最愛。也兼食其他鳥類、兩棲類、昆蟲及其他小型哺乳類。群居性,性情凶悍,喜喧嘩,會攻擊其他鳥類。繁殖時期除雙親外,其他同類也會協助照顧下一代。經常一隻接一隻排列飛過山谷,身後長尾拖曳,形成美麗隊伍,俗稱「長尾陣」。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種鳥類,普遍分布於18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闊葉林及次生林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