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跟著學生一起參加台大實驗林的大專高職森林科學生暑期實習,主辦單位安排了塔塔加的參觀行程,這可是歷年來最棒的一趟了。這天的課程包括了崩塌地的水土保持以及參觀玉山內的森林氣象試驗站。中午沿著塔塔加區域內的步道下山,和社營林區張主任邀請我至東埔飯店用餐,參後的休息時間,外頭來了許多扛著大砲的鳥友,利用回聲器引誘著火冠戴菊鳥,茫茫霧中,實在沒見到,只見他們一組一組利用無線電呼叫的追鳥中。
霧散了...下方坡上見到了隻似文鳥類的鳥,這是第一次實際見到,我知道,我在鳥類圖鑑中見過...後來一對,終於知道了是灰鷽。
以下資料參考自《台灣野鳥圖鑑》、《台灣鳥類全圖鑑》
[型態特徵]
體長約15cm,頭頂至背部灰色。嘴黑色,嘴基部至眼部呈明顯黑色三角形。喉部至胸部為淡紅褐色,飛羽及尾羽黑色且帶有藍色光澤。
[生態習性]
性不懼人,在地上覓食受驚亦不會遠飛。喜食雜草種籽,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覓食。
[棲地環境]
台灣特有亞種。本種有3亞種分布於陜西、甘肅、四川山區、西藏東南部、雲南東北部以及喜馬拉雅山區、錫金和不丹。在台灣分布於海拔2,600公尺以上溫帶林至森林限界,冬季亦有部份灰鷽遷降至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闊葉林活動。鷽類為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高緯度之鳥類,在低緯度之台灣,則只分布於高山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