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 2007.7.26 桃園大園
從5月多開始,看著鳥友紛紛po出燕鴴的照片,明明知道已經來了卻偏偏在花蓮找不到,就是那種想跺腳的氣。
7月初去宜蘭,唉!也沒見到。
終於在7月中桃園的大園田裡,見到了一直想看的燕鴴。可惜已經錯過了拍攝成鳥繁殖羽的時機,只看到20多隻亞成鳥在田裡跑來跑去,不斷覓食,準備為了回去而補充體力。
燕鴴本來屬於保育類二級(珍稀保育類動物),但是近年來紀錄資料普遍且多,所以在農委會以將之降為保育類三級(其他應予保育類野生動物)了。
記錄二 2009.08.17 花蓮 新城‧佳林村
雖然還是沒看到喉部的紅色繁殖羽,但總是第一次在花蓮見到燕鴴。這群零散的燕鴴蹲伏在佳林村空軍基地外的稻田田埂上,伺機飛起快速獵捕空中的小飛蟲,彎刀形的翅膀讓牠們有非常快速的衝擊速度,飛行版的拍攝難度極高,看來10年夏天有目標了。
[型態特徵]
體長24cm,雌雄外型特徵相似。
夏羽(繁殖羽):嘴黑色,嘴基部內側紅色。背面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眼圈白色,臉頰、頸側至胸部黃褐色,腹部白色。
冬羽(非繁殖羽):羽色大致類似夏羽,但嘴基部變黑色,喉部呈淡褐色,外緣之黑圈不明顯。
幼鳥:大至似成鳥冬羽,但翼帶有淡色羽緣,喉、胸部為灰褐色。
[生態習性]
夏候鳥。每年4月往北半球遷移,9~10月南遷南半球,台灣中南部較常見。築巢繁殖偏好於旱田、草地、河床荒地。小群活動,飛行靈巧,似大型的燕子。在空中覓食,以金龜子、蚊蠅、蜻蜓或鱗翅目昆蟲等飛蟲為食。在地面休息,站姿抬頭挺胸,氣質非凡。
[棲地環境]
多棲息於旱田或河床荒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