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09

白斑軍艦鳥(Lesser Frigate Bird)

DSC_2915_MG_7968DSC_2932DSC_6764
2009.8.14 花蓮南、北濱

8/7先在中華鳥會的鳥況記錄上看到宗璜姊登錄的軍艦鳥消息,接著幾天就是莫拉克颱風登陸與侵襲,幾天下來清理環境,也看到電視新聞不斷報導著南部的災情,令人感嘆。也沒啥心情去看啥鳥。我想軍艦鳥大概也都走了。

過了一週,金鵝莊李老闆又來電通知我南濱有軍艦鳥出現,隔天我才起個大早,打算先繞去市區看看1000多隻的家燕,在去海邊看看軍艦鳥。6點多,成群的家燕早已遠離,到了港邊,果然軍艦鳥從北方港口背陽而來,他們飛行速度之快,常常令我措手不及,除了盤旋耗掉的時間之外,他們可以在2分鐘以內從北濱飛到港口,又從港口飛回來,實在太強了。難怪有“飛行冠軍”之稱。據資料,軍艦鳥飛行時速可達400km/hr.,比高鐵還快,飛行高度可達1200m,而且能夠一次飛行1600km,最高的紀錄曾經一次飛行4000km,26天在海面上飛行不休息,這樣的紀錄真是驚人。

[型態特徵]
體長79cm,翼展180cm。腳趾為鮮紅色。
雄鳥:全身羽毛呈黑色並帶有藍色和綠色光澤,喉囊紅色,翼下脇羽有白色塊斑。飛行時,翼上有褐色橫帶。
雌鳥:頭至頸部均為黑色,下頸、胸部為白色,羽毛缺少光澤。
亞成鳥:大致似雌鳥,但上胸有黑色橫帶。

[生態習性]
平常是分布在東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以魚、軟體動物和水母為主食。它白天常在海面上巡飛遨遊,找尋水中食物。若發現海面有魚出現,就迅速從天而降,準確無誤地抓獲水中的獵物。擁有高超飛行技能的軍艦鳥,也會攔路搶劫其他海鳥的捕獲物,會攻擊其他已叼著食物海鳥,迫使牠們放棄口中的魚蝦,然後急速俯衝,攫取下墜的魚蝦,占為己有。

[棲地環境]
一般棲息在海岸邊樹林中,飛行時以海域為主。

8/12/2009

烏頭翁(Taiwan Bulbul)

ASO_0031烏頭翁-2
烏頭翁與雀榕

ASO_0030烏頭翁-2
烏頭翁與雀榕

ASO_0005烏頭翁
烏頭翁與雀榕

記錄1  Mar.,2008
屬於鵯科的烏頭翁,算是農校校園裡固定班底的留鳥,森林科苗圃四季裡,都可聽到成全烏頭翁的啾啾歌聲。隨著春天來臨,低矮的雀榕盛開果實之際,就可以很近距離的觀賞烏頭翁。以上攝於森林科苗圃養蜂區的雀榕。

器材使用心得

  • 使用器材包括:Nikon D200 + Nikon 300mm/f4 AFS + Gitzo 1325 MKII + Gitzo 2380

照理講,這麼好的天氣應該是採用手持就可以了,但是我想反正在苗圃的開闊地上使用腳架非常方便,而且也讓自己輕鬆一點,也就把鏡頭鎖在雲台長板上。有了角架自然拍攝的疲勞感降低,而且長距離的晃動大幅減低,即使隔了很遠再用裁切,都沒有失真的隔點,非常銳利。

在Ebay上等到這支舊款的Gitzo碳腳,實在非常高興,耗費不多(重點在台灣的二手網路市場也沒有人願意出售)且質輕承載力高,非常棒的腳架。

烏頭翁(2009-05-23石梯坪)6332
2009.5.23 石梯坪

烏頭翁(2009-05-28花農)1602
2009.5.28 花農校園

烏頭翁(2009-05-30七星潭)1760

烏頭翁(2009-05-30七星潭)1745
2009.5.30 七星潭 

 

以下簡介引用自行政院新聞局生態保育網
[形態特徵]
體長約18cm,翼長約8cm。雌雄羽色相同,頭頂至後頸部羽色烏黑,雙頰、耳羽及喉部為白色,背部、翅膀及尾羽為橄欖綠略帶灰色,胸部淡褐色,腹面白色。嘴角有一顆橙色小痣,嘴與腳皆為黑色。

[生態習性]
以植物果實為主食,偶爾會啄食昆蟲等小動物。棲息於低海拔地區之公園、庭園、果園和山坡稀落之闊葉林中,多為人類經常活動之地帶。生性活潑,生殖季節多成對活動,秋冬時可見群聚於樹上活動。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種,只侷限分布於花東地區和恆春半島。除了在西部枋山、楓港,東部蘇澳、立霧溪中、下游與白頭翁之分布重疊且有雜交現象外,與白頭翁之分布有明顯區隔。

[面臨危機]
由於交通開發以及人為野放的影響,白頭翁與烏頭翁野外雜交的機會增加,純種烏頭翁的數量與棲地政在減少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