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008

黃眉黃鶺鴒

黃眉黃鶺鴒(2008-02-10宜蘭)0276
2008.2.10 宜蘭


 黃眉黃鶺鴒(2008-03-01花蓮溪口)0136
2008.3.1 花蓮溪口

 ASO_0172黃眉黃鶺鴒
 2008.3.1 花蓮溪口

    在溪邊、圳溝田邊或沿海地,可看見一種嘰-- 嘰--叫、飛行時呈波浪狀、走路時速度很快,然後停下來搖著尾巴東張西望,這類鳥是鶺鴒類的鳥。台灣常見的鶺鴒有三種,分別是白鶺鴒、黃鶺鴒以及灰鶺鴒。而這三種之間,又有有許多不同變化的亞種。
    根據網友的論壇指出(關於黃鶺鴒亞種的論壇),黃鶺鴒共有九種不同的亞種, 一般在台灣常見的是黃眉黃鶺鴒以及白眉黃鶺鴒等兩個亞種。
   
黃眉黃鶺鴒的基礎資料如下,參考自<台灣鳥類全圖鑑>、<台灣野鳥圖鑑>

[型態特徵]
夏季繁殖羽:頭上、背至腰、小覆羽橄黃色,腹部鮮黃色。翼灰黑色,但羽緣黃白色,成兩條帶狀。過眼線黃色

冬季非繁殖羽:頭上、背至腰、小覆羽橄黃色,腹部污白色至灰褐色。翼灰黑色,但羽緣黃白色,成兩條帶狀。過眼線灰褐色

[生態習性]
白天以鬆散的小群在平地水邊或耕地活動,以快走方式獵食昆蟲,偶爾會飛撲昆蟲。飛行時呈波浪狀前進,停立時尾部會上下擺動。

[棲地分布]
普遍分布於歐、亞、非等三洲。冬候鳥及過境鳥,於每年8月到翌年5月散見於低海拔水域,如水田、河岸、池塘、沼澤、湖邊、海邊。

[鳥點]花蓮‧花蓮溪口

花蓮溪口台灣的重要野鳥棲息地之ㄧ,簡稱為IBA(Important Bird Area)。「重要野鳥棲地」(IBA)是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ational,前身為國際鳥類保護聯盟)於1980年代中期提出的概念。主要思考是因鳥類是為環境生態的最好指標:
1.鳥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種類型的棲地環境中。
2.鳥類是最容易被觀察,研究資料完整 。
3.許多鳥類位居各生態系的高層,對環境變遷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
以數據顯示,當環境中有一種鳥類消失時,同時也意味著有其他200種已知的生物,以及更多不知名的生物隨之絕跡。也就是說,每一種鳥類的消失,將有90種昆蟲、35種植物、2-3種魚類隨之消失;目前全世界共有約9,000種的鳥類,過去200年有62種鳥種滅絕;依目前野鳥棲地環境越來越糟,特別是森林,將承受更多破壞的壓力。估計未來的20年內,將有168種鳥會滅絕。而其背後隱藏了更多其他物種滅絕的危機,這值得大家深思,也是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行動的理由!
台灣野鳥重要棲息地認定標準
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onserv1506.htm
2006年底至2007年初,空閒時間均至花蓮大橋、花蓮溪口等地進行鳥類觀察。2006年底,先是大批鷺科鳥類飛抵度冬,中白鷺、大白鷺、蒼鷺混雜著溪口的牛群,甚是壯觀,如果運氣好,可以發現夾雜在其中的紫鷺。過了新曆年,大致上可以見到雁鴨科出現,包括花嘴鴨、小水鴨等。魚鷹是此地的留鳥,大致上會沿著花蓮溪出沒。除了溪口之外,可以繼續向南至靜浦等地,均有調查紀錄。

DSC_0314  DSC_0312
鷺科鳥類群聚,常見有大白鷺、中白鷺、若運氣好應可見到紫鷺與蒼鷺。

 DSC_0317 DSC_0318
小水鴨族群

DSC_0316  DSC_0315
來這裡看魚鷹,也是種享受                                                鴴科的小環頸鴴是最容易見到的。

L1040780ASO_0005
剛從田裡走進沙洲,天剛亮的時候                                   日出

 
DSC_0263除了看鳥,也可以起個大早,到花蓮溪口賞賞日出。以夏天來看,大概要4點多起床,開個車到橋北端的香蕉田停好,然後走進田地、荒野地再進入沙州,這樣天也差不多要亮了。ㄧ直很想拍ㄧ幅水鳥飛過日出光芒的剪影照片,但是ㄧ直拍不到,總是速度跟不上,無奈。

DSC_0252

 

 

 

 

隨著天色漸漸亮起,慢慢的往出海口的方向,就會經過紙漿廠以暗流排放黑液的小溪口。這裡的水溫溫暖、帶有臭味、水總是深褐色的帶著白色泡泡。L1040794

L1040791   每次到了這段黑液的流出口,我就會想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是合法還是非法?看著黑液向著大海流去,我實在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處理好的黑液?

再往出海口的方向會更傻眼,沙地鐵銹黃色的,雖然閃閃發光很動人,但是也代表著附近光華工業區等各種廠商直接把處理後的水向花蓮溪排放,有點恐怖。

南部有一條惡名昭彰的二仁溪,工業區的重金屬直接向二仁溪宣洩,人們為了短暫的方便與利益,而做出傷害大地的事情,最後卻要用更大的代價挽救。非常的不值得。也希望東部的L1040803溪流,能永保健康清淨。

3/26/2008

褐頭鷦鶯

_DSC0023

_DSC00242 

        在低海拔的草叢中常常可以聽到細細微的「滴…滴…」的單音調鳥叫聲,然後看到鳥兒在草叢上忽上忽下的跳來跳去,用著他細長有利的鳥仔腳抓著草梗表演著高難度的體操吊環動作,哇,這雙腳真不是蓋的。哈,這是褐頭鷦鶯啦。
        褐頭鷦鶯,體長約14cm,尾巴通常只比身長短一些些,而褐頭鷦鶯那就是接近於身長了。褐頭鷦鶯頭頂褐色,背部大都為暗褐色,腹及尾部覆羽則較接近污黃色,尾羽黃褐色,有不明之橫斑紋。臉至喉部污白色,眼先暗灰色有細條白眉斑,嘴全年黑色,腳為橙黃色。

        這次是開車回台北時,在南澳的朝陽步道下拍的。當時邊開著車邊環繞著山腳下的濕地及荒野地,就看到這隻褐頭鷦鶯就在窗外蹦蹦跳跳的,隨手拿起相機就直接在駕駛座向外頭拍去。車內拍攝的好處就是,鳥類如果ㄧ開始沒有被車子嚇跑的話,大概就很OK了。在車內拍攝不但可以擋風遮雨,對部分鳥類來說,看到車子似乎比看到人類還安全,所以車內拍攝一般還算蠻容易的。

裝備使用心得

本次拍攝裝備如下:

  • Nikon D80 + Nikon 300/f4 AF +車內手持

褐頭鷦鶯(田埔2007-04-13)0008

攝於田埔貯木池

3/25/2008

虎斑地鶇(虎鶇)

虎鶇0210

虎鶇0214

虎鶇(20080301大興瀑布紀念公園)0212 

這應該是我第三次看到虎鶇。第一、第二次都是在前幾年的花蓮溪沿岸動物調查時,我還記得那時有之虎鶇誤闖了我們佈設的鼠籠,驚慌的虎鶇在裡頭緊張的亂竄,嘴喙上緣都撞傷了。

而這次,也是運氣很好,才剛把車子停下來,正在感覺鳥的出現狀況時,就ㄧ隻鳥從左方的樹林中飛出來停在面前10米左右的路上。但還不到我瞄準的時間,就向右鑽進柚子園裡。

柚子園裡鋪灑很多稻穀,吸引了赤腹鶇、虎鶇、白耳畫眉等三種鳥類聚集啄食,而虎鶇的迷彩裝伏在稻榖堆裡,還真是不容易見到,一直到牠亦步亦趨地向我的方向走來,才發現他又出現了。當然,別放棄機會,立刻留下了他的倩影。

虎鶇的身長約30公分,全身大致黃褐色,有斑紋,羽毛末端黑色,看起來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因此得名。腹部中央白色,無黑斑。飛行時翼下有兩條白色寬帶,可以鑑別。虎鶇屬冬候鳥及過境鳥。通常單獨出現在森林底層及旱田中,以蚯蚓、昆蟲等為食,有良好的保護色。性情十分機警,遇人類則迅速躲藏或飛走,以致於以前被視為台灣稀有的鳥類。近來賞鳥人數日增,又有許多繫放工作陸續進行,才知虎鶇的數量並不如原先想像的少。

3/17/2008

[調查工具]Pelican 1600 King case

L1040760 Pelican case這個產品中文統稱為塘鵝氣密箱,最吸引我的敘述是,飛機發生空難後僅存的完整玩意,就是這只箱子,而且連裡面的設備都完好如初。耐震、防水、抗壓,就是這玩意的代表。而且,打破不用修,直接換新的。這樣的好東西,真的適合拿來放置貴重儀器,我ㄧ直打算找ㄧ"咖"這玩意來裝鏡頭。

我注意Ebay裡頭很久了,發現1500、1600系列大致都在US$ 120~160 之間,合台幣約3,500~5,500之間,,如果要加軟墊分隔盤,大概要加US$ 85~99 ,如果加防震泡綿,那要多US$ 55~70 ,這都不打緊,如果要寄來台灣,運費大致上就是產品的原價,難以想像的貴。無怪乎台灣有進口的,都把售價訂到NT$9,000以上。

後來,我在露天上找到了這個中古品King case,買了個空箱子回來。剩下的,就是要DIY去找內襯的泡棉來做防撞墊。打電話問了幾家花蓮的塑膠工廠及廠商,都沒有這種東西,要從外地訂貨。才正打算放棄,乾脆跟攝影怪兵器的大本營訂購算了說,ㄟ,就看到中正路上有一家修理沙發的店,門口就堆了很多泡綿,何不來去問問呢!!

就在這個因緣際會的巧合下,讓我找到內襯的硬式及軟式泡綿。花了點時間畫模、切割,總共花了我NT$550,省下了ㄧ筆可觀的金費。

下面是Pelican的廣告照片,ㄧ是標榜美軍採用,二是代表連熊都搞不壞..呵

StormMilitary_LoadingRifleCase StormPhoto

3/15/2008

大興瀑布紀念公園-自強外役監

01.jpg

大興與自強外役監都位於花蓮的光復鄉,沿著台九線南下,到了大興村台鐵軌道口右轉,就是往大興產業道路,這是往中央山脈的方向。若是不右轉,繼續往南到下ㄧ個路口-大農路,此地左轉,就是要往自強外役監,這是往海岸山脈的方向。由於兩地距離不遠,所以可以在此停留ㄧ併賞鳥。

大興產業道路這側,主要是往山區而行,所以這裡見到的鳥種以低海拔山區的鳥類為主,走到底有大興瀑布紀念公園,這是在前幾年颱風造成瀑布土石流後,重新規劃改造的風景區,說是風景區,但也是村人從前的家園,因為土石流而遷移。

這裡山邊有個柚子園,秋冬至早春可以看一些淺山鳥類或下降渡冬之鳥。

此處紀錄有赤腹鶇、白耳畫眉、虎鶇、大冠鷲。

相反地,往大農這側是開發過的農墾地草原,這裡出現的是開闊地形鳥類,如環頸雉、大捲尾。

03.jpg 02.jpg
往自強外役監的筆直道路 大興紀念公園內的地標

3/10/2008

[調查工具]Ford Escape

 

L1040596 交通工具無疑地是協助調查的有利設備。

從早期的步行、雄獅125機車、Crysler spirit到目前這部Escape。

這些都提供了我很多的方便性。

帶我到更遠的地方、幫我載更多東西、可以載運助手、保護安全、遮風避雨......

[Escape XLT規格]
[外觀規格]

1.車長:4480 mm 2.車寬:1485 mm
3.車高:1735 mm 4.軸距:2620 mm
5.車重:1525 kg 6.迴轉半徑:5.4 m
7.輪胎尺寸:215/70 R16 8.最小離地高度:198 mm
9.油箱容量:61 litre 10.前輪輪距:1550 mm
11.後輪輪距:1530 mm
[機械結構]

1.轉向系統:RP齒條與小齒輪式:
2.前輪懸吊:麥弗遜附防傾桿
3.後輪懸吊:複合式多連桿+高強度副架
[能源數據]

1.燃料汽油 2.市區油耗10.6 km/l

3.高速油耗16.2 km/l 4.平均油耗12.6 km/l

[引擎系統]

1.排氣量:2261 c.c. 2.壓縮比:9.7 : 1
3.汽缸設計:直列4汽缸 4.引擎設計:DOHC雙凸輪軸
5.供油方式:多點噴射 6.每缸汽門:4
7.汽門數:16 8.引擎位置:前置
9.引擎技術:可變汽門正時+可變進氣岐管
10.缸徑:87.6 mm 11.衝程:94.0 mm
12.引擎型號:Duratec-HE

[傳動系統及制動系統]
1.變速系統:四前速自排
2.傳動方式:前輪驅動
3.煞車系統:四輪碟煞
[性能]
1.最大馬力:157hp/6,000rpm
2.最大扭力:20.4kgm/4,000rpm

ASO_0071
escape @ 錐麓斷崖

3/09/2008

青背山雀

青背山雀(2008-03-08關原)0204

青背山雀(2008-03-08關原)0212

ㄧ直到今年,有了車子,可以在山櫻花盛開的季節開往台8線,親眼看看櫻花盛開時中高海拔常見的鳥類。除了青背山雀之外,還包括冠羽畫眉煤山雀紅頭山雀等,在山櫻花的花叢之間快速而靈巧的奔走覓食;以及另ㄧ群在地面覓食的酒紅朱雀
撘配的裝備是:
Nikon D200 + Sigma 500mm/ f4.5 AF APO + Berno A458腳架 + Wimberley Head II
Nikon D80 + Nikon 300mm/ f4.0 AFS 手持
感覺上,使用Wimberley雲台非常適合這些活潑好動的小傢伙,Berno腳架雖然挺重,但好在是在停車場這樣的空曠平地,搬腳架的距離不長也沒有很多上坡,第1組Total約8Kg的重量還稍微負擔的起。

以下引用自行政院環保署生態保育網

<形態特徵>
身長12公分,翼長6.5公分;黑色頭頸,左右臉頰上的白斑,及體下腹中央有黑色縱帶為其主要特徵,雌鳥之黑色縱帶較窄。頭部除臉頰、耳羽和後頸有白斑外,其餘皆為黑色且帶藍色光澤。背黃綠色,腰及尾上覆羽為灰色,翼黑褐色,各羽外緣為藍色,覆羽上有兩條白色橫紋;尾羽黑色,羽緣藍色。腹面深黃色,嘴黑色,腳鉛色。
<生態習性>
鳴聲悅耳且富變化。單獨或成對出現於枝葉間覓食,以昆蟲為主食。合群友善,常與冠羽畫眉、火冠戴菊等鳥類混群活動覓食。4~6月為繁殖期,築巢於山上路燈之電線桿洞,或折斷之竹桿洞,或枯樹洞中,每窩產3~4枚灰白色略帶紫色斑點的蛋。冬季會垂直降遷到低海拔山區,或平原渡冬,春季又移棲到高山繁殖。
<棲地分布>
分布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1000~2500公尺之闊葉林中上層,為台灣普遍之特有亞種留鳥。

3/08/2008

煤山雀

煤山雀(2008-03-08關原)0098

這次上關原,也看到了煤山雀。他和冠羽畫眉ㄧ樣,都有三角形的帥氣頭髮,就是蠻酷的感覺。加上他很少成群,反而是和其他群的鳥兒雜處,更顯得它的叛逆(不過,這都是我在想的!)

[型態特徵]
頭至頸部,及上胸大致為黑色,有一如龐克頭般的黑色冠羽,冠羽後方及臉頰為白色。背部大致為暗灰色;下胸以下暗黃白色,胸側有黑色羽毛。

[生態習性]
成群或單獨活動,有時亦與紅頭山雀、茶腹鳾、火冠戴菊鳥共棲,約10餘隻以至數十隻結群。性較活潑,主要在高大樹木的樹冠覓食。 平時叫聲細弱,聽起來輕快似「滴七、滴七─」的聲音。繁殖期宏亮多變,鳴唱時多在樹冠頂端處。主要以昆蟲等為食,亦喜愛植物嫩芽、樹籽。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海拔2,000~3,700公尺之中、高海拔,常見於海拔2,500公尺附近之針葉林活動,嚴冬雪季時亦在較高的山區出現。其他亞種廣泛分布於英國、歐洲、日本、北非、中東、中亞及喜馬拉雅山。

[面臨問題]
因外形小巧可愛,常被獵捕、販售當寵物。